7月,那些受關注的能源大事 | 輿情觀察
2019-06-20
7月,能源行業熱點頻出。國家能源局就2017年上半年能源形勢召開新聞發布會指出,我國上半年能源消費總體回暖,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能源需求增長的新舊動能持續轉換,能源供給不斷改善,能源供需總體寬松,能源行業效益分化。
政策層面,《中長期油氣管網規劃》《關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發布,推動相關領域向縱深發展。企業層面,《財富》雜志發布2017年“世界500強”排行榜。20余家中國能源企業躋身世界500強,鞏固了在世界范圍內的行業地位。
數讀能源
7月能源領域媒體報道高頻詞示意圖
從媒體報道中出現頻次較高的能源關鍵詞可以看出,電力、新能源話題的比重較高。其中,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取得實質性進展、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指導意見發布、AP1000全球海陽核電1號機組裝料在即等話題受到輿論聚焦。
7月能源領域熱點話題TOP10
說明:
①輿論關注度由網媒、紙媒、論壇、博客、微博、微信、APP等渠道傳播量計算得出;
②監測周期:2017年7月1日-7月31日
行業熱點事件解析
發改委、能源局印發《中長期油氣管網規劃》
7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中長期油氣管網規劃》(簡稱《規劃》)?!兑巹潯访鞔_,
到2020年,全國油氣管網規模達到16.9萬公里,其中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管道里程分別為3.2萬公里、3.3萬公里和10.4萬公里,儲運能力明顯增強。
到2025年,全國油氣管網規模達到24萬公里,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管網里程分別達到3.7萬公里、4萬公里和16.3萬公里,逐步實現天然氣入戶入店入廠,全國城鎮用天然氣人口達到5.5億,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達到12%左右。
油氣改革方案及其配套文件的發布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
多家媒體對《規劃》中提出的目標予以充分的肯定,并強調該《規劃》在油氣改革進程中的重要地位?!缎氯A社》、《經濟參考報》引用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觀點指出,適度超前規劃油氣管網基礎設施,對于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降低經濟運行成本、增加社會有效投資、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均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日報》引用意見表示,統籌規劃、加快構建“銜接上下游、溝通東西部、貫通南北方”的油氣管網體系,將有助于完善現代綜合運輸體系,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支撐現代能源體系建立,在增加有效供給的基礎上減少成本,尤其是物流費用,同時有利于鞏固和拓展油氣進口通道,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另外,《證券日報》和《上海證券報》等也充分肯定了《規劃》的重要意義。
值得關注的是,多數媒體在報道《規劃》時重視我國油氣管網建設的“縱向比較”,僅有個別媒體不忘進行“橫向比較”,使公眾看出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睹咳战洕侣劇穼ⅰ兑巹潯分刑岢龅哪繕伺c美國現在已達到的程度相比,強調“中國3年后的天然氣管道里程目標只有美國現在的五分之一”,與發達國家相比僅能稱為初級目標。
天然氣發電是推進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氣電、風電、光伏等能源較煤電生產成本更高,在市場中常處于下風。在公眾對節能減排、保護空氣質量的普遍期待下,天然氣和油氣管網的發展空間巨大。
自5月底《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公布后,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已接連發布了《關于加強配氣價格監管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兩個配套文件,這是對天然氣乃至整個油氣領域的一大利好。本次印發的《中長期油氣管網規劃》則是在油氣領域改革道路上的又一次邁進,將有效推進改革進程。
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全面完成
7月26日,國家發改委就輸配電價改革等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指出,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已經全面完成,對電網企業進行了嚴格的成本監審,剔除了不應進入定價成本的費用和支出。未來將繼續推進跨省跨區和區域電網輸配電價的核定工作,以及研究制定電網和新增的配電網的價格形成機制。
輸配電價改革從2014年到今年上半年,經歷了四個階段:
一階段是破冰,深圳蒙西電網搞輸配電價改革的試點;
第二階段是擴圍,2015年選了五個省,包括湖北、安徽、云南、貴州、寧夏進行試點;
第三階段是提速,2015—2016年,進一步提速;
第四階段是全覆蓋,到2017年6月底,省級電網全部進行了輸配電價改革,實現了全國的全覆蓋。
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和電價機制改革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輸配電價改革則是整個電力體制改革中的“硬骨頭”。新華社、《經濟日報》、人民網、中國經濟網等央媒紛紛就“降成本”發文稱,對電網企業涉及與輸配電價不相關的資產、不合理的成本、費用支出,進行嚴格的成本監審并堅決剔除?!吨袊洕鷷r報》、中國青年網等媒體也發文稱,此次輸配電價改革除了擁有“建機制”、“降成本”、“推市場”三個亮點外,還面臨著“制定依據的困難”、“涉及到電量增長和投資之間的匹配問題”、“成本監審三個”三大挑戰。
兩年多來,電力體制改革全面鋪開,并在輸配電價改革、電力市場建設等多個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支撐。
目前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已經順利完成,未來輸配電價改革將圍繞開展跨省跨區和區域電網輸配電價的核定工作、研究制定電網和新增配電網的價格形成機制、妥善處理交叉補貼問題、做好監管周期轉換問題四方面。隨著電力改革持續推進,業界預期下半年電改將以點帶面全面鋪開,迎來第二輪爆發期。
熱門企業聚焦
20余家中國能源公司躋身世界500強
7月20日,《財富》雜志發布2017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主攻石油化工、電力、天然氣的20余家中國能源公司繼續占據該榜單。
進入榜單的中資能源公司包括:國家電網、中石化、中石油、南方電網、中海油、中化集團、中國華信、恒力集團、中國華能、神華、中國能建、冀中能源、延長石油、陜西煤業化工、國家電力投資、山東能源、華電、國電、大同煤炭、山西焦煤、山西陽泉煤業、潞安、大唐、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以及新疆廣匯。
此次上榜的中國能源企業的盈利情況不及其他行業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教授分析指出,中國109家上榜企業的平均總資產收益率(ROA)僅為1.65%,一塊錢的資產只能產生1.65分的稅后利潤;而美國企業的平均總資產收益率為4.79%,是中國企業的2.9倍。
有媒體撰文分析油氣行業經營狀況指出,石油產業的不景氣是致使多家石油企業業務不振的核心因素。油價不高這一外因是石油企業難以在近年來實現高盈利的一大原因,而運營能力、當地政策、經濟、環境的變化也會讓曾經的“暴利”獲取者不再風光。
此外,新入榜的民營企業也是輿論關注的一大亮點。從總榜上看,中國新入榜企業大部分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在整個榜單中所占的比例已經增至20%。有學者表示,更多民營企業的崛起反映出中國企業2.0時代的逐漸到來。
《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作為展示企業價值和綜合實力的平臺,中國能源企業的強勁實力在排行榜中再次得到充分顯現。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國能源企業如何持續健康提升發展、實現生產經營穩中有進、企業綜合實力以及持續提升品牌形象等問題也是企業未來發展方向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國家電投:AP1000全球海陽核電1號機組裝料在即
國家電投7月13日發布消息稱,7月12日,海陽核電1號機組各項試驗全部結束,正式進入裝料準備階段,為后續并網并網發電奠定了堅實基礎。至此,全球第三代AP1000核電站三門1號、海陽1號機組,均已進入裝料準備階段。
7月14日,國內AP1000換料燃料組件成功下線,經檢驗組件各項指標均滿足技術條件要求,為三門核電后續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保障。這也是國內AP1000核燃料元件生產線生產出的正式產品,該生產線已全面進入批量生產環節?!敦斀浫請蟆芬煤穗姌I內人士觀點表示,一旦三門核電1號機組成功并網發電,其他使用AP1000機組的核電項目的建設步伐也將因此而加快。
王炳華表示,采用AP1000核電技術的三門和海陽1號機組計劃于今年四季度并網發電。中國三門和海陽1號機組熱試工作全面結束,中國自主研發更大功率的CAP1400示范工程即將開工建設,中國三代核電自主化供應鏈體系已經形成。
漢能與同煤合作建廠李河君重啟公開籌資
漢能集團重拾薄膜太陽能發電業務。漢能與大同市政府、同煤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大同移動能源產業園項目。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這筆交易標志著漢能創始人李河君重新開始公開籌資。漢能將持有合資公司20%的股份,同煤集團將持有50%的股份,大同市政府將持有剩余30%的股份。過去兩年,李河君一直在爭取香港監管機構讓漢能復牌,同時還在推動開發太陽能動力汽車的計劃。
另據報道,7月29日,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在京發布其新的薄膜太陽能產品“漢瓦”系列。媒體推算,“漢瓦”目前的售價為1390元/平方米,相當于16.2元/W的售價,是晶硅組件的四倍。漢瓦產品經理曹文輝則表示,“漢瓦”與晶硅組件完全是兩類產品,針對的是光伏建筑一體化這一新的應用場域,新產品在推出之初都會增加一些成本。